启牛学堂金融知识普及:警惕非法保险陷阱,守护消费安全

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保险产品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,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。然而,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保险的信任和需求,进行非法金融活动,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启牛学堂为此特地教授金融知识普及内容,旨在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,避免陷入三大非法保险陷阱。

 

image.png

 

近年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地方监管局频繁发布警示,指出部分不法分子或非法机构假借保险之名,从事非法金融活动。这些活动主要包括:

一是假借保险之名,销售非保险产品。一些在职或离职的保险销售人员,利用消费者对其身份的信任,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的概念,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,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。

二是伪造保险合同,涉嫌集资与诈骗。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、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手段,骗取消费者的资金,兜售不受法律保护的“假保单”,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、集资诈骗等犯罪。

三是以安全统筹冒充保险,资金安全难以保障。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、赠礼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“机动车安全统筹”服务,此类服务并非保险业务,消费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其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。

 

image.png

 

针对上述非法保险陷阱,启牛学堂强调,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保持清醒头脑,提高辨别能力。首先,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。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,未经依法批准,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。消费者应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或金融产品查询网站,查询保险许可证和正规保险产品信息,确保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来自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。

其次,消费者在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,要查验销售人员的资质。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保险公司销售人员,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。因此,消费者在接受推介时,应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销售人员身份,或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政务服务窗口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。同时,消费者应直接将保费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,避免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,以防止资金被骗取。

最后,消费者在投保完成后,应留存好保险合同、保单等重要文件。这些文件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。消费者可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保单核实,或使用“金事通”App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查询名下保单信息,查验电子保单真伪。一旦发现保单存在异常或虚假情况,应立即向保险公司或相关部门举报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启牛学堂提醒广大消费者,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,在保障个人和家庭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保持理性、谨慎的态度,提高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。只有选择正规渠道、查验销售人员资质、留存好重要文件,才能有效避免陷入非法保险陷阱,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。

Like (0)
Previous 2025 年 7 月 9 日 上午10:50
Next 2025 年 7 月 9 日 下午5:57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