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存储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强烈的对比,一方面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,压缩了部分存储产品的成长空间;另一方面,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却催生了对高性能、大容量存储的巨大需求,推动相关产品加速放量,也使得部分厂商在业绩上获得显著提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原厂不断调整产品策略,以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。
在DRAM领域,高端产品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。原厂纷纷聚焦DDR5和HBM等高性能内存,并逐步调控DDR4产能。今年,美光已明确表示将逐步停产DDR4,未来6至9个月出货量将逐步缩减,最终完全停产。这一动作,使得DDR4的供应逐渐收紧,而市场需求却依然保持坚挺。结果,部分DDR4产品在现货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上涨,下半年合约价亦随之走强。
从供需关系来看,DDR4正处于持续供不应求的状态。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调查显示,2025年下半年DDR4市场预计仍将在紧缺和高价中运行。特别是Server的刚性需求挤压了PC及Consumer市场的供给,使得PC OEM不得不加速向DDR5过渡,而Consumer厂商则在物料获取与价格承受上面临更多压力。这种紧张局面不仅局限于PC和Consumer领域,也进一步推升了Mobile DRAM的价格水平。第三季度,LPDDR4X的涨幅更是创下近十年来单季度的最高纪录,显示出DRAM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下的强劲韧性。
与DRAM的局面类似,NAND领域的产业方向同样在发生变化。原厂在产能调配上更加倾向于高毛利产品,结合AI应用需求的不断释放,企业级SSD的订单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7月的调查,今年北美地区通用型Server需求持续扩大,一线客户的订单动能也表现强劲,并延续至下半年。在此带动下,企业级SSD的需求在第三季度显著增长,合约价格普遍上行,涨幅在5%至10%之间。与此同时,NVIDIA Blackwell平台的逐季放量,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领域的市场热度。
从整体趋势来看,存储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结构调整。消费类电子增长乏力,使得传统存储产品空间受限,但AI相关应用则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在此过程中,美光与其他原厂一样,选择以优化产品策略的方式来应对。一方面,逐步收缩DDR4产能,以推动DDR5与HBM在高性能应用中的快速渗透;另一方面,在NAND业务中持续聚焦企业级SSD,以满足AI与数据中心对存储性能的高要求。这种差异化的发展路径,折射出存储产业在新一轮变革中的逻辑,也揭示出未来市场格局中高端产品的重要性。
整体而言,市场的“冰火两重天”态势不仅改变了产品的供需关系,也深刻影响了价格走势。在DRAM端,DDR4在紧缺与价格高企中逐渐让位于新一代产品,而Mobile DRAM因合约价格大幅上涨而再度受到关注;在NAND端,企业级SSD的需求高涨,价格稳步走强。美光等厂商通过灵活调整策略,既反映出产业对现实市场环境的回应,也体现了对未来方向的明确判断。高性能存储产品,正在成为支撑产业成长的中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