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铁大镬滋滋作响,排骨在高温下焦香四溢,服务员喊着“生焗排骨饭,请趁热食”的口号,将这份广式怀旧风味端上桌——余美娟用最传统的烹饪方式,在预制菜盛行的时代杀出一条生路。

一道看似普通的干蒸排骨,一年能卖出百万份,顾客宁愿排队三小时也要尝一口。这背后是一个区域餐饮品牌用一年时间实现全国扩张,开出近140家直营店的逆袭故事。
现象级爆发:一道干蒸排骨的全国征程
余美娟品牌创始人深谙传统技艺的价值,在2024年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:专注于干蒸排骨这一单品,并将其作为品牌的核心战略。当时,市场上还没有专注做干蒸排骨的连锁品牌,创始人看到了这个品类的潜力。
干蒸排骨作为粤菜中的经典家常菜,在消费者心中有天然的认知基础。余美娟团队在广东市场调研时发现,干蒸排骨在粤菜代表性菜品中排名靠前,认可度超出其他菜品约30%。这正是余美娟选择聚焦这道菜的原因。
品牌定位: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表达
余美娟首创带镬上桌的形式,采用特制生铁大镬与手工土灶。当服务员将菜品端上桌时,镬底仍然滚烫,排骨在锅中滋滋作响,这种呈现方式让普通的蒸菜过程变成了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体验。

在余美娟店内,服务员门身着带有“不加一滴水”品牌口号的工服,在店内服务,成为行走的招牌。
根据《餐饮空间设计与顾客体验研究》,开放式厨房不仅能提升顾客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,还能将烹饪过程戏剧化,提升整体用餐体验。余美娟的动线设计确保顾客入店后必经明档区域,目睹干蒸排骨的制作过程,再到座位就餐。这种“先看后吃”的空间安排,有效激发了顾客的食欲和期待。

产品核心:干蒸生焗的技艺坚守
余美娟对产品品质的坚持,是其能够从广东走向全国的关键。
在食材选择上,余美娟严格优选靠近颈部的“前排”,此部位骨肉比例协调,筋肉呈雪花状分布,肉质鲜嫩且有脆骨,是制作干蒸排骨的最佳选择。
烹饪工艺上,余美娟坚持传统“干蒸生焗”技法,全程无需额外加水,仅依靠排骨自身的水分与油脂完成烹饪,水沸后将排骨平铺于蒸笼,大火猛蒸8分钟,关火焖2分钟,借余热锁住肉汁,确保菜品的外焦里嫩,镬气十足。
(四)营销创新:怀旧情感与现代传播的融合
余美娟深谙现代营销之道,巧妙地将怀旧情感与短视频传播相结合。
品牌推行明档现做模式,将铁锅干蒸、镬气升腾的烹饪过程全方位展示给顾客,营造出浓郁的广式烟火气息。这种“可视化烹饪”既提升了顾客对菜品的信任感,又为短视频传播提供了丰富素材。
在抖音、小红书、美团等平台,余美娟鼓励用户分享用餐体验,创造了大批UGC内容。这些内容往往以“小时候的味道”、“妈妈的拿手菜”为情感切入点,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共鸣。

余美娟品牌在抖音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次,仅#干蒸排骨话题播放量就达2亿次。品牌发源地——广东顺德容桂街道的“容边排骨”,在抖音上的曝光量甚至突破1亿次,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爆款。
五、 商业模式:小店模型与全国布局
余美娟采用“小门店+高翻台”经营模式,门店选址聚焦于社区、商圈周边或写字楼附近,通过“广式怀旧”装修风格的设计,降低装修成本,同时营造出浓郁的市井气息。
在扩张策略上,品牌优先选择区域密集布局。余美娟以广州为发展原点,逐步向珠海、中山、江门等城市拓展,集中供应链资源,提升品牌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。
余美娟全部采用直营模式,不开放加盟。截至2025年8月,余美娟全国直营门店已突破140家,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等核心城市。
这一数字在2024年末为70余家,2025年上半年增至近140家,显示出加速扩张的趋势。

六、行业趋势:预制菜时代的差异化竞争
在预制菜席卷餐饮行业的当下,余美娟反其道而行之,坚持明火现做,成为其突出重围的关键。
随着《预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》草案的推进,要求餐饮企业强制披露预製菜品使用情况。在此背景下,余美娟主打“广式怀旧现做菜”,与预制菜形成鲜明对比,迎合了消费者对食材新鲜、加工透明的需求。
余美娟的快速扩张背后是广式怀旧菜全国化的趋势。据《粤菜发展报告2024》,2024年全国粤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传统手工菜、怀旧菜系受到消费者青睐,增速高于中式正餐整体水平。
从广东到全国,余美娟的传奇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播。在预制菜日益盛行的今天,余美娟坚持明火现做的广式怀旧菜,恰似给快节奏生活按下了一瓣“暂停键”。
餐饮行业的未来,或许不会再围绕“是否使用预制菜”展开非黑即白的争论,而会走向更开放、更透明的沟通——正如多家媒体所呼吁的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才是关键。余美娟的成功提醒每一个餐饮人:能吃出人情的温度、看出手艺的认真、感受到被尊重的透明,这才是顾客真正愿意推门而入、一次次回购的根本原因。
